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,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是其中关键一环。近年来,滨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、省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要求,不断完善政策体系,大力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发展。2022年,“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”事项被列入滨州市政府“12197”民生实事之一。这已是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连续第三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。
截至10月底,滨州市开展托育服务的机构达294家,总托位数15557个,每千人口托位数3.96个,222家机构完成备案,省级示范托育机构4家,市级示范托育机构15家。提前超额完成市政府“12197”民生实事任务目标。
完善政策体系
落实保障措施
滨州市不断完善促进托育发展“1+N”政策体系,大力抓好托育服务建设规划、人才培养、助企纾困、融资担保等方面政策举措落实。
出台《滨州市托育服务能力提升三年实施方案(试行)》,落实托育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。对新建普惠托育机构按照每个托位2000元的标准,给予建设补助;对社会力量举办的普惠托育机构,按照已招收婴幼儿数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,给予运营补助;对市级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,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。开展“托育无忧”系列保险,提高托育机构抵御风险能力;落实用水、用电、用气、用暖执行居民价格政策等,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。
托育机构户外亲子游戏
积极争取国家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项目。2022年,申报国家专项行动项目6个,获中央预算内资金360万元,新增普惠托位360个,2个项目获批省基本建设投资100万元。
扩大普惠供给
构建多元服务
为满足不同群体对托育服务的需求,滨州市大力发展公办托育机构、托幼一体化服务机构、社会力量举办独立实体托育机构、“小而美”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、连锁辐射式托育机构、园区和用人单位福利性托育服务,持续扩大托育服务供给。
大力发展托幼一体化
积极发展公办托育机构,建设建筑面积5680平方米、可提供托位150个的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。鼓励园区、用人单位开展福利性托育;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独立实体托育机构,发展“小而美”社区嵌入式、连锁辐射式等多元化托育服务;大力发展托幼一体化,在新建住宅小区规划中,落实幼儿园、托育设施一体化建设,发挥幼儿园专业资源聚集优势,推进幼儿园与托育一体化发展。全市普惠性托位占比90%以上。
托育机构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
目前,滨州市开展公办托育服务的机构90家,占30.6%;全市幼儿园托班托位占总托位的46.4%,托育服务乡镇覆盖率达81%。
强化示范引领
推动水平提升
滨州市扎实开展示范机构创建工作。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宣传月活动,举办全市首届托育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、全市托育服务培训班等,致力于不断提升托育服务水平。2022年,全市新增2家省级示范托育机构,新增5家市级示范托育机构。
8月16日,滨州市举办首届托育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
着重监督管理提质增效,市场监管、住房城乡建设、消防救援等部门,依法对托育机构开展日常监督检查,将托育机构纳入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单位,开展托育机构质量提升行动,加强监督管理,规范机构建设。成立滨州市托育服务协会,通过加强内部监督、落实行业自律公约等,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,促进全市托育服务健康快速发展。
7月13日,滨州市托育服务协会揭牌成立
强化照护指导
提升育儿能力
制定医育结合政策,打造“医园家”一体化照护模式,建立健康管理员制度,市县8家妇幼保健机构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,“一站式”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指导服务。
“托举希望·育见未来”科学育儿父母课堂大型直播
开办“托举希望·育见未来”科学育儿父母课堂大型直播9期,观看人数达30.5万人次。免费发放《婴幼儿照护知识手册》6万余册,组建522人健康科普专家库。支持乡镇农村托育服务发展,加快建设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,项目点覆盖所有县(市、区),定期开展亲子活动、家长课堂、入户随访等,提高农村婴幼儿照护水平。邹平市被国家计生协确定为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项目点,是全省2个项目点之一。
来源:健康滨州
“同世界·共北斗”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,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,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。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...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长三角 上海 江苏-南京市 江苏-无锡市 江苏-徐州市 江苏-常州市 江苏-苏州市 江苏-南通市 江苏-连云港市 江苏-淮安市 江苏-盐城市 江苏-扬州市 江苏-镇江市 江苏-泰州市 江苏-宿迁 浙江-杭州市 浙江-宁波市 浙江-温州市 浙江-绍兴市 浙江-湖州市 浙江-嘉兴市 浙江-金华市 浙江-衢州市 浙江-舟山市 浙江-台州市 浙江-丽水市 安徽-合肥市 安徽-芜湖市 安徽-马鞍山市 安徽-铜陵市 安徽-池州市 安徽-安庆市 安徽-宣城市 安徽-滁州市 安徽-蚌埠市 安徽-淮北市 安徽-淮南市 安徽-宿州市 安徽-阜阳市 安徽-亳州市 安徽-六安市 安徽-黄山市